跳到主要內容區

修車廠長大的柏克萊學霸:我是家裡沒光環的那個,但媽媽從不比較

ImgDesc

文 林佳誼  

天下雜誌727期

大學時期就遠距全職工作,不只讓清大資工畢業生江岷錡存到留學費用,更使他了解業界發展,提早準備自己,在錄取率創新低的疫情之年,申請上心中第一志願柏克萊大學。

「以出國留學來說,我們真是倒霉的兩屆,」說著這句話的清大資工大四應屆畢業生江岷錡,眉宇清朗的臉上,卻不相稱地露出一個好大的笑容。

倒霉是事實。

江岷錡代表的是一批頂大畢業、又直接錄取歐美名校的台灣最菁英學生。而這群人,先是去年遇上歐美疫情爆發、大學全面關閉,被迫遠距上課或延後入學。今年又因疫後申請暴增、名額縮減,常春藤盟校等名校錄取率紛紛創下新低,成為史上最難申請的一年。

但在這最難申請的一年,他仍然逆勢應屆錄取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(University of California, Berkeley),這是美國資工領域最好的四所名校之一。收到通知信那天,正好是4月1日愚人節,本已放棄這心中第一志願、打算去其他選項報到的他說,當下真是「從地獄變成天堂。」

是僥倖嗎?一點也不。因為江岷錡在大學期間即超前部署,按部就班實現他的計劃。


江岷錡——代表特質:超前部署

  • 出生/1999年
  • 現讀/加州柏克萊大學電資工程碩士學程(UC Berkeley EECS MEng)
  • 學歷/清大資工系
  • 給新冠世代的一句話:保持高執行力與隨機應變的彈性,才能在世代困境中屹立不搖。

鼓勵、不比較的家庭教育

在921大地震同年出生的江岷錡,從小和哥哥江旻諺在父母經營的修車廠長大。少年時期就出道學修車的江爸爸,從「黑手」一路打拚成為「頭家」。

父母鎮日為工作操勞,爸爸的一雙手指甲永遠卡黑垢,兩兄弟都看在眼裡。大三歲的哥哥江旻諺學業成績一路超級頂尖,是校園中的風雲人物。就讀台中明道高中時,他一人創辦了兩個社團,還以學測滿級分,拿到香港大學全額獎學金出國留學。

「其實從小我才是家裡沒有光環的那一個,」江岷錡笑說。

跟在明星哥哥身後,江岷錡很難沒有壓力。但活潑開朗的江媽媽總是鼓勵小孩,她是讓兄弟倆都發揮最大潛能的關鍵人物。

江旻諺說,雖然兩兄弟的成績,很難不被外人拿來比較,但每逢家人相聚,江媽媽常刻意開玩笑,不是大力讚美弟弟長得比較帥,就是說他是雙魚座比較浪漫,「媽媽很刻意製造一個印象,就是哥哥比較聰明這件事是不存在的。」

或許是受到哥哥激勵,後來江岷錡在高中也創辦資訊社並發起黑客松運動,把他在台北感受到的程式社群風氣帶回台中。這個活動延續至今,已成為台灣高中界最具代表性的黑客松。

存到一桶金,還能提早畢業

雖然念的是清大,不像江旻諺拿全額獎學金,江岷錡在大學期間既是學生,也是全職上班族。

因為高中就常混跡網路資訊社群,認識一堆高手,大一開學前的暑假,他興起一股想「挑戰看看」的念頭,於是加入台灣紀錄片影音新創公司「Giloo紀實影音」擔任工程師,從打工一路做到全職。平日人在新竹的他,就靠遠距完成工作。

由於加入得早,公司系統開發沒幾個人比他更熟,年僅20歲就當上工程團隊的「二把手」,主導平台整體架構設計。手下管理的工程師中,不少是年紀比他大的社會人士。

忙完工作,他還忙活動。曾主辦清交兩校的重要學生活動「梅竹黑客松」,登上過TED Talk青年講堂。

但即使外務繁多,也沒影響到江岷錡的學業表現。他不但拿過書卷獎,還以大學生身分投稿論文並拿下國際研討會的「最佳論文獎」,以系排名前20%的成績提早於大四上學期就畢業。

這讓他能早一步服完兵役,順利銜接美國秋季開學。

「這三、四年來我一直很努力挑戰自己,」江岷錡說,工作上每次遇到新的專案需求,譬如要從無到有架設一個付費系統、或是開發一個新的用戶驗證系統,雖然從沒相關經驗,但他都想,「好吧,我可以來試試看。」

或因勇於接受挑戰,他常忙到沒有休息時間,週末假日都得用來補齊週間沒完成的工作進度。

去年7、8月的忙碌巔峰,他同時為自己塞進工作、留學申請和英文補習的任務。為了提高勝率,他還寫了一篇研究論文。

當別人在放暑假,他白天到台北的公司上班,下班後衝去英語補習班上課到將近10點;往往下課才到對面的便利商店買個握便當,匆匆在路上吞完。接著回家趕論文,跟指導教授的討論時間,常常要排到深夜11、12點。

但努力後的報酬,是豐厚的。扎實的工作經驗,成為他獲得柏克萊大學錄取的重要關鍵,更別提他還因此存下百萬積蓄,解決了一半留學費用。

了解想從事的領域,提早佈局

之所以這麼拚命,是因為他提前佈局投入工作後,體認到他想走軟體領域,但在台灣並非主流。

台灣科技業主流是半導體為主的硬體產業,清大資工每年約150名畢業生,絕大多數直接在國內念研究所,兩年後進竹科工作。

若想轉往軟體業,台灣的發展空間卻很有限。江岷錡回憶,轉折是在大二、大三時,當時他在軟體界已工作一段時間,深刻感受到「台灣的空間就是這麼大而已,我可以看到那個邊界,看到成長極限。」

以他專精的系統架構為例,台灣網路平台系統規模多半不大,即便進入Google等外商,主要核心業務與開發通常也不在台灣團隊。

「既然我看到眼前這個瓶頸,就知道勢必要出國發展才行,」認清這一點,他卯足全力準備。

「他是那種會去設一個明確目標,然後非常、非常盡力去做的人,」論文指導教授周志遠觀察,江岷錡為圓出國夢,把自己撐到極限,蠟燭好幾頭燒,雖然因遇到疫情,錄取機率大減讓他一度受挫,「即使遇到很大的壓力,也很少聽到他抱怨。」

江旻諺自港大畢業後,回台擔任台灣公民陣線秘書長,但大學期間就有薪水收入的江岷錡,還常常反過來大方把諸如網路訂閱資源和哥哥共享。「我好像才是被照顧的那一個,」哥哥江旻諺笑說。

7月中旬,江岷錡搭機赴美,「早點去打疫苗,才不會耽誤開學。」

預計讀一年期學程的他,卻已早早開始著手投遞明年的矽谷職缺。從小事到大事,江岷錡一路超前部署,讓他突破各種限制,比別人早一步預訂翻轉人生的門票。(責任編輯:曹凱婷)

文章來源: https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5116764

 

 

瀏覽數: